大明景泰:皇兄,我在现代留过学

第20章 坏了,遇到神仙了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明景泰:皇兄,我在现代留过学
作者:
随波逐流鸭
本章字数:
5360
更新时间:
2025-03-01

“万岁,老臣有罪,还请降罚。”

朱祁镇嘴角一扬:“罚什么?又不是你犯错,何故罚你?”

“可是,老臣教子无方。”

“那就再教育一次好啦。”

“???”

杨士奇震惊的抬起头,瞬间老泪纵横。

还是万岁爷懂我啊,可是,自家儿子卑劣行为,如果轻饶,难以服众。

他下定了决心,向前一步拜道。

“老臣,年老体衰,怕是不能胜任重务,恳请万岁,允许老臣告老还乡。”

朱祁镇挽留:“杨首辅,此乃小辈之过,非汝之过也。”

“万岁君恩,臣甚慰之,只是,老臣心意己决。”

朱祁镇挽留了三次,见对方依旧不愿意回心转意,只能无奈叹气。

他摆摆手:“罢了罢了。唉,朝中失一能臣,朕失左膀右臂。”

杨士奇低头跪拜,没有回话,而是心情失落的转身离开大殿。

他明白,这事绝对还没完。

虽然皇帝愿意免子死罪,但是,那群政敌绝对不会放过他。

后续几日,必定会天天弹劾,站在道德的最高点,依《大明律》例,逼迫陛下降罪!

这种手段,他曾经也用过。

没想到,如今却打到他的身上,真是风水轮流转。

致仕之后的杨士奇,没过多久就忧虑不起。

......

朱祁镇还是卖了他的弟弟。

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,他选择一条对他最有利的道路。

力排众议,法外开恩,让杨士奇感泣恩宠。

到时候,他的拥趸必将为自己所用。

杨士奇作为五朝元老,耕耘多年,以廉能的处事态度,深获朝野一致的好评。

刚才弹劾的臣子,不过少数,大部分人都闭口不言。

只要获得那群人的拥护,对于自己重掌大权,是非常有利的。

至于朱祁钰?

朱祁镇嘴角冷笑,他只想做好自己,至于他人,无暇顾及。

......

朱祁钰没有在皇宫逗留太久,他像往常一样,只是暂住三日,便借口离开。

金吾右卫的黄千户,将他送出顺天府,就回去了。

车队就剩下孤零零的几个人,好歹是个尊贵的亲王,居然不安排军卒送至永平府?

可想而知,无人在意,这其中是不是有人授意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朱祁钰不想深究到底是谁的授意,这不重要。

他只知道,自己连一个基本的亲王待遇都没有享受到。

过去的他,早己习以为常,稍微惹得那个妖后不高兴,就会是如此结局。

可是重生回来后,却觉得一切都太过讽刺。

“无论是不是孙太后的安排,皇兄你这样的态度,真的太让人失望了。”

朱祁镇的态度,不仅仅体现在杨稷这件事情上。

朱祁钰本来就没想过放过朱祁镇,主要是想试探一下大理寺和锦衣卫的实力。

重生回来后,好消息:“皇兄依旧”,坏消息:“自己还小”。

他只能默默等待,等到土木堡战役到来的那一天。

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,先不提自己手上的人脉与筹码,最大的问题是,有枪杆子吗?

明代是明令禁止私自制造火器的,哪怕你是藩王也不行!

虽然朱祁钰十分清楚后世枪械构造,可是他一没人,二没工具,三没材料。

明初,藩王多设立在内陆或边疆要塞,这时候的藩王是拥有三护卫的军力的。(3000-10000人规模)

明太祖朱元璋原本设想,可以让藩王替代君主讨伐奸乱臣子,平定地方叛乱,抵御外来侵略,以形成“外卫边陲,内资夹辅”的局面。

然而,朱允炆登基时,这些叔叔权势过大,隐隐有威胁到皇权的可能,于是下令削藩。

没曾想引发了靖难之役。

朱棣登基后,再度削藩,将藩王本来的三护卫兵力削减剩下只有一护卫,典型的“淋过雨,所以撕掉别人的伞”行为。

最后,因为“汉王之乱”,最终导致明代藩王彻底丧失了兵权。

朱祁钰只需要再等八年,就能光明正大的登上皇位,脑子抽了才会想去提前造反。

“停车。”

在顺天府城外五十里的驿站中,朱祁钰见到了宋铭。

“王半仙呢?”

“在这。”宋铭将麻袋丢下,用刀割开一道口子,王半仙立即伸头出来喘气。

“殿下,殿下,是小民之前有眼无珠。”他不停的磕头。

朱祁钰面无表情的说:“交代你的事情呢?有没有办好?”

“有有有!”王半仙如同小鸡啄米似的点头。

......

话说王半仙,在第二天就在钱府摆摊。

终于让他等到了都指挥佥事,钱贵。

钱贵,就是未来的钱皇后的父亲。

钱凝的曾祖父名叫钱整,是朱棣还是燕王时的旧部,后来跟随靖难之役,至于功劳大不大,就不清楚了。

祖父钱通,被提拔为金吾右卫指挥使。

父亲钱贵袭承武职,曾追随太宗皇帝,宣宗皇帝多次北伐,立下战功,荣升都指挥佥事。

钱凝的家境相对诸多明朝皇后,算是非常优越了。

王半仙先是花钱请了一大堆托,假装出一个很火热的场面。

果不其然,立刻吸引到刚下班回家的钱贵。

抱着好奇的心态,钱贵命人上前一探,得知是算命的僧侣。

佛道不分家,许多佛僧也精通道术,这不稀奇。

为了表示虔诚,钱贵亲自在队伍后面排起了长龙。

当坐到小板凳的那一刻,他首接开门见山问道:“大师,我此番前来,乃为——”

“小女姻缘?”王半仙呵呵一笑,抚了抚半白长须。

“???”钱贵瞪大双眼,这么神?

“那大师,可否为我解惑?”

王半仙将眼睛睁开一条缝,淡淡道。

“天定姻缘一线牵,浮生聚散总由天。悲欢冷暖寻常事,错把痴心付等闲。”

“莫道前尘皆注定,应知今世可争先。心宽路远凭君选,不负韶华不负年。”

钱贵低头沉思,细细琢磨大师的箴言。

然而,他想了半天,还是一知半解。

“大师,小子愚钝,不明所以,还望,大师解惑。”说着,他就将一块碎银放在桌面上。

王半仙一副高冷模样,并没有收取,只是语气有些不耐烦。

“汝既为小女卜算姻缘,无生辰八字,怕是为难老衲吧?”

“呃——”钱贵老脸一红,觉得很不好意思,他抽出桌面上摆放好的红纸,拿起笔正准备默写。

王半仙却抓住了他的手,淡然一笑:“我且问你,小女闺名?”

“鄙姓钱,名凝。”

王半仙夺过纸笔,刷刷刷的,写下了八个字。

【丙午戊申庚寅辛巳】

(生辰八字分别由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组成,由此可以推断,钱凝出生于1426年9月6日,9:15分)

钱贵吓白了脸,他双目瞪圆,嘴巴能塞进一个鸡蛋,满脸难以置信。

神了!真乃神人也,竟然能通过姓名,就能推算出人家的生辰八字?

这你敢信?

坏了,遇到神仙了。

钱贵并不知晓,他女儿的生辰八字,实际上是朱祁钰提供给王半仙的。

当年他做皇帝的时候,想要通过宗人府查询到任何一个皇亲国戚的生辰八字,不是下道圣旨的事情?

在古代,生辰八字就像是每个人独属的身份证号码,属于私密,然而在皇帝面前,无所遁形。

不止钱凝,甚至她的亲朋好友,所有人的生辰八字,他都知道,并且清楚记得。

三世为人,每一世,他都记忆犹新。

......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