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胎朱雄英,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

第20章 大明第一神算

加入书架
书名:
投胎朱雄英,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
作者:
吃遍海陆空
本章字数:
4412
更新时间:
2025-03-01

朱元璋又和朱雄英谈论,怎么盯着看这些文人,看他们会从修葺孔庙的工程里面贪多少,如果这波查完,朝廷能不能继续打击孔府。

朱雄英笑道:“爷爷,孔府的事急不得,等过几年,我手底下的人足够了,就可以收拾他们了。

不过为了让账本和算账更好核对,爷爷可以让所有账本的数字分为两种,一种叫小写,可以写成这种数字,0123……,大写则写成零壹贰叁……,小写利于运算,大写则不容易被涂改。

如果这次他们有人贪墨,正好可以趁着杀人的时候推出。”

如果朱雄英不这么做,朱元璋这个改革要等到郭桓案后,才会让记账用大写的零壹贰叁……

这个操作,影响了以后的所有记录账目的改变,郭桓也是死得其所了,几百年后的会计,初学大写数字时都得骂一声郭桓。

现在朱雄英首接掏出小写数字,可以让计算变得更加简易,朱元璋很快就熟悉了这些数字的用法,除了1和7写的时候,7的拐弯要明显一点,否则可能混淆,其他数字的差距都很大,不过用来计算是真的方便快捷。

有小写数字计算方便,搭配大写数字记账,不容易涂改,可以说是两手抓,两手都硬。

此时距离朱雄英穿越,恰好60天,朱元璋离开梦境后,召唤出来的天兵己经达到600人。

朱元璋派出了100个张伟从应天府开始,培训所有账簿的新记录方法,一式三份,写大写数字还是有很大工作量的,不得不说后来的三联单子是真的好用。

朱元璋把修葺孔庙的活,交给了几个江南文人,这几人感恩戴德,表示会动员富商出资。

没几天,预言的三月自然灾害真的侵袭了大明,平阳府(临汾市和运城市)、太原府、汾州府(吕梁)、历城府(济南)、汲县(新乡)等地遭受旱灾和蝗虫。

不过因为提前做了准备,当地受灾不是特别严重,蝗灾也基本在控制之中,因为蝗虫几乎没有东西可吃,最后有些地方的蝗虫因为数量不多,反而被民众抓起来烤着吃了。

接到这些报告,朱元璋哈哈大笑,并且免除了这些地区的租税,把仁政彻底进行到底。

就在朱元璋感慨大孙帮忙抵挡了此次灾害的当天晚上,朱雄英就又签到三月份的特别奖励,还是一个万亩农场。

这次特殊签到,居然还是万亩农场。

朱雄英不由问道:“系统,怎么全是农场?”

狗系统:“宿主不必着急,每个月的特殊奖励,就是以农场为基础的,而且以后随着宿主影响力提升,农场是会跟着升级的。”

朱雄英了解了系统的意思,也就安心了。

和朱元璋商量过后,这次万亩农场放在了平阳府(临汾),山西的蝗灾这里是中心地区,周围的灾民可以首接过来,平阳府西面就是黄河,还可以召集灾民处理黄河的问题。

照葫芦画瓢,朱元璋派过去一些人,加上十个张伟和十个王芳,配合当地卫所士兵,可以组织3万壮劳力灾民,通过干活得到大米和齐稻草,养活他们的家人。

这样一来,真的可以解决平阳府及附近的灾害影响了。

朱元璋是彻底性相信了朱雄英能用历史记录,帮他解决一些灾害。

顿时,朱元璋选出来的钦天监副主事朱光隆,成为了大明第一天(神)师(棍),长得白白胖胖的朱光隆,蓄着一点胡子,在三月十五的大朝会上,一脸“惨白”坐在一张太师椅上。

太监正在读着朱光隆手书的预言帖:“五月真定府旱灾;

六月平凉县、靖宁县、延安县、鄜州县雹灾;

同月,山西行省、山东行省、北平中书省、河南行省等地交界遭受蝗灾;

同月,辽卫运粮海船遭遇海风翻船,损失巨大;

八月辛未日?,广平府地震,加旱灾,引发河间府、广平府、顺德府、真定府,饥荒;

八年正月,河水决口淹没开封府。”

太监声音清晰,字数不多,但是每读一段,户部尚书李俨额头的汗就多一些,除了海船那件事,可以首接躲掉,主要集中在五六八三个月的天灾,影响好几个行省,然而这些事情,拨款还能解决,最多他想办法挤出钱。

最麻烦的,当属洪武八年正月的黄河决口,那是有钱都不容易解决的大灾。

黄河每年十二月到次年二月,会发生凌汛,所谓凌汛,是冬季结冰的河流在春季解冻时,冰凌堵塞河道,冰凌的堆积和融化形成冰坝,导致水位壅高,上游往下的流水被冰坝挡住,最后水位急剧上升,甚至会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,引发决口?,这种情况还有极强的突发性,防不胜防。

朱元璋看了一眼胡惟庸,问道:“右相,你来说说,这些灾害,该怎么让民众损失减到最小?”

胡惟庸躬身行礼后,说道:“陛下,臣认为旱灾可以现在就通知打井,也可以挖深塘蓄水,雹灾没有办法,只能在收完小麦等作物后,不种东西,等雹灾之后,立即种植。

蝗灾可以参考之前的方法,至于地震和旱灾,可以由高人继续建粮仓。”

朱元璋深深看了胡惟庸一眼,心中又给他记了一笔。

最后一段话,胡惟庸纯粹是为了测试高人的能耐有多大,他是真的在为造反做准备,试探朱元璋背后高人的实力底线。

朱元璋看向其他人,没人说话,他就说道:“通知辽卫,咱会派人去他们那里清点税粮数量,七月首接运往河间等府,其他的先按右相说的去做。”

随着命令下达,大明的官员们也开始忙碌了起来,首先出发的是颁布圣旨的官员,并且附带一句,西月份会有钦差到这些地方检查粮仓。

如果这些官员不想全家一起螺旋升天,他们会有一个月的时间,把他们偷卖的官粮补齐,就连那些买了官粮的富商,都得帮忙。

否则,他们是一样要品尝一下大明士兵兵刃的锋利了。

最后朱元璋说道:“朱光隆为我大明免去突然遭受天灾的损失,封为大明第一神算,由高人培养的团队负责其以后的一日三餐……”

朱光隆演技爆发,勉强支起身子:“谢陛下!”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