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皇子公主始终在小心注视着贺鸿,看到他双眼微眯,面露冷色,无不脸色大变。
凡是在这学宫待过一段时间的人,都知道这是贺鸿动怒的表现。
而且还是大怒!
贺鸿大怒,只是想一想那场面,在场的皇子公主便忍不住双腿发软。
灵宣公主更是瞳孔紧缩,脸色煞白。
她立马意识到,定是张翰林刚刚的话,惹怒了贺鸿。
灵宣公主担心张翰林被惩罚,赶忙站起身来,开口道:“先生,小十三~~~”
只是她尚未说完,贺鸿冷冷地看了过来。
那一眼,仿佛利剑般刺穿了灵宣公主的小心脏,让她不禁呼吸困难,面白如纸,所有话语都咽了下去。
灵宣公主怯生生地向张翰林使了个无奈的眼色,而后默默坐了下来。
至于其他皇子公主,王子贵胄,更是连忙垂下头,寒蝉若噤。
贺鸿自灵宣公主身上收回目光,落在张翰林身上,有意压一压张翰林的自傲,淡然道:“既然十三殿下什么都懂一些,老夫便考考殿下。”
张翰林傲然而立,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,平静道:“先生请出题。”
贺鸿见此,对张翰林多了几分好感。
虽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,但这份胆色,着实是当今皇子第一人。
可!
贺鸿斟酌道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,何解?”
张翰林答道:“此句出自李子。”
“是李子学派最重要的思想之一。”
“意为:治理大国要像煎小鱼一样,不要过多地去搅动它。”
“讲究顺其自然,官不害民,则民自强,自富。”
“也是李子劝告国君,国家若是频繁改动政策,驱使民力,让百姓不得安生,就如同煎小鱼一样,会搅得天下不得安宁,最终国家乱作一团。”
贺鸿微微颔首,右手抚摸长须,对于张翰林的回答颇为满意。
李子一书,乃是大商治国之本。
自大商立国以来,便将李子奉为治国纲领,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
故而,李子学派极为昌盛。
不过贺鸿自身并不偏爱哪个学派,百家学说都有涉猎。
贺鸿斟酌着,继续问道:“天下兼相爱则治,交相恶则乱。何解?”
张翰林解释道:“此句出自大同。”
“是大同学派最重要的思想之一,谓之兼爱。”
“他们认为,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,若天下人能 兼相爱,爱别人如同爱自已,天下便会太平。”
“战国时期,大同学派为天下显学,昌盛无比。”
贺鸿面露惊讶之色,看向张翰林的目光有了些许变化。
李子倒也罢了。
这是大商国本,也是皇子们的启蒙书。
可大同学派已经开始势微,十三殿下竟然也有了解?
贺鸿颇为惊奇,思索着,继续问道:“君无术则弊于上,臣无法则乱于下,此不可一无,皆帝王之具也。”
“此句,何解?”
说到这里,贺鸿目光灼灼,多了些许笑意。
这个问题,比之前两个可就难了太多。
张翰林依旧淡定,答道:“此句出自非子。”
“乃是王权学派的思想之一。”
“本意为君主没有术,就会在上面受蒙蔽;臣下没有法,就会在下面闹乱子;所以术和法缺一不可,都是君主必须具备的东西。”
贺鸿神色微变,多了些许郑重。
他问道:“何为术,何为法?”
张翰林爽快答道:“所谓术,法,乃是王权学派的核心。”
“核心有三,势、术、法。”
“术,指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、策略和权术。”
“君主用来驾驭群臣、维护统治的手段,包括用人之术、察奸之术、决策之术等。”
“君主在用人时,要根据臣子的才能和品德来授予官职,做到人尽其才;同时,要对臣子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督,通过循名责实的方法,即根据官员的职责和业绩来评价其工作,对有功者进行奖赏,对失职者进行惩罚。”
“此外,君主还要善于运用权术,如深藏不露、以静制动等,使群臣难以捉摸自已的意图,从而不敢轻易犯错。”
“法,指法律、法令,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行为规范和准则。”
“法的作用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,维护社会秩序,使国家的治理有章可循。”
“非子认为,‘法者,编著之图籍,设之于官府,而布之于百姓者也’。”
“法律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允许的,什么行为是禁止的,以及对违法者的处罚措施,这样可以使百姓明确自已的行为边界,从而减少犯罪和混乱。”
“君主以天下为食,若是不能做到法律明确,则官官相害,民民相害,官民相害,牧场的牧者肆意妄为,牛羊自相残杀,就要减产,逃亡。”
“明确的法律,意在让牛羊更好地生产,贡献更多的资源。”
“意在在君主的牧者不能随意损害君主的财产。”
“同时,非子提倡,法律的制定要遵循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法律条文。”
“此谓之为古今异俗,新故异备。”
“在执行法律时,要做到 “法不阿贵”“刑无等级”,即无论贵贱、亲疏,任何人违反对应等级的法律,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,以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”
“贵族有贵族的法律,百姓有百姓的法律。”
“贵族触犯贵族的法律,理当受到惩罚。”
“百姓触犯百姓的法律,也当受到惩罚。”
“法律,重在维护君主的权威与财富。”
“一旦君主徇私,天下臣民认为国家法律无足轻重,则遇到问题便会寻求自我解决的手段。”
“到了那时,天下乱也。”
“天下大乱,则君主的财富就要消减。”
“君主的权威,就要荡然无存。”
“没有权威,没有财富,则君主亡矣。”
“势,主要指权势、势位,即君主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,以及由此形成的对臣民的威慑力和影响力。”
“王权学派认为,君主只有掌握了强大的权势,才能有效地推行法令,治理国家。”
“势是君主统治的基础和前提。”
“王权学派曾有人言,尧为匹夫,不能治三人;而桀为天子,能乱天下。”
“有了势,君主就可以凭借其地位和权力来制定和执行政策,使臣民服从,从而实现国家的稳定和有序。”
“这便要求君主通过掌握军队、任免官员、控制资源等手段来巩固和强化自已的权势。”
“同时,君主还需要善于利用各种形势和机会,以增强自已的威势,使臣民不敢违抗。”
张翰林对答如流,侃侃而谈。
只是~~~
贺鸿脸色涨红,一双眼睛瞪得好似铜铃般,不敢置信地盯着张翰林,双唇微张,哆哆嗦嗦。
此。
此子!
简直妖孽。
王权学派啊。
这可是治国的核心纲领。
也是古今传承之大道。
始于老庄,成于非子。
他,他才九岁!
九岁,竟然已经洞悉王权学派的核心~~~
这~~~
“不过王权学派虽妙,却还差了一些火候,稚嫩了一些。”,张翰林突然开口。
这话一出,莫说贺鸿,便是在场的皇子公主,王子贵胄,无不神色大变。
他们很多人听不懂张翰林刚刚那番解释。
什么势术法。
但这句话,他们听得很明白。
这家伙!
看不起王权诸子!
天帝在上,那可是诸子,古之圣贤。
他,他竟然说诸子稚嫩~~~
一时间,众人目瞪口呆,只感觉心头雷霆滚滚。
你小小年纪,竟敢质疑诸子,简直逆天!
贺鸿同样脸色骤变,但却并非愤怒,而是~~~
期待。
万分期待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