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七:严格执法。”
“《非子·有度》曾言:法不阿贵,绳不挠曲。法之所加,智者弗能辞,勇者弗敢争。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。”
“非子要求:君主必须严格执行法律,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无论贵贱亲疏,只要违反对应的法律都要受到惩罚。”
“平民触犯平民的法律,理当受到惩罚,不能因为他与权贵的关系,就得到特别的待遇。”
“贵族触犯贵族的法律,理当受到惩罚,不能因为他是君主的宠臣,就得到特别的待遇。”
“只有严格执法,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,使臣民不敢轻易违法犯罪。”
“八:以法为本。”
“《非子·问辩》曾言:明主之国,令者,言最贵者也;法者,事最适者也。言无二贵,法不两适,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。”
“非子要求: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要以法律为根本依据,一切政务都要依法进行。”
“法律是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,君主应摒弃个人的情感和偏见,严格按照法律来处理事务。”
“九:因能授官。”
“《非子·显学》曾言:明主之吏,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。夫有功者必赏,则爵禄厚而愈劝;迁官袭级,则官职大而愈治。夫爵禄大而官职治,王之道也。”
“非子要求:君主应根据臣子的才能和能力来授予相应的官职,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已的专长。”
“强调君主应从基层选拔有实际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重要官职。”
“十:考核监督。”
“《非子·二柄》曾言:人主将欲禁奸,则审合刑名;刑名者,言与事也。为人臣者陈而言,君以其言授之事,专以其事责其功。功当其事,事当其言,则赏;功不当其事,事不当其言,则罚。”
“非子要求:君主对任用的臣子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督,通过 循名责实的方法,根据臣子的职责和业绩来评价他们的工作。”
“对于有功者要给予奖赏,对于失职者要进行惩罚,以激励臣子努力工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”
“十一:明智审慎。”
“《非子·大体》曾言:古之全大体者:望天地,观江海,因山谷,日月所照,四时所行,云布风动;不以智累心,不以私累已;寄治乱于法术,托是非于赏罚,属轻重于权衡;”
“不逆天理,不伤情性;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;不引绳之外,不推绳之内;不急法之外,不缓法之内;”
“守成理,因自然;祸福生乎道法,而不出乎爱恶;荣辱之责在乎已,而不在乎人。”
“非子要求:君主需要具备明智的判断力和审慎的决策能力,能够准确地分析形势、把握机遇,做出正确的决策。在处理政务时,要深思熟虑,避免盲目行事。”
“十二:克制欲望。”
“《非子·八奸》曾言:人主乐美宫室台池,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,此人主之殃也。”
“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宫室台池,重赋敛以饰子女狗马,以娱其主而乱其心,从其所欲,而树私利其间,此谓养殃。”
“非子要求:君主应克制自已的个人欲望,不能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。君主过度的欲望会导致国家的混乱和衰败,君主应将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,以国家利益为重。”
张翰林说到这里,抬首看向贺鸿,拱手道:“先生,我所说十二条,可是出自非子。”
“可是非子向君主提出的要求?”
贺鸿眼神震撼,不由咽了口唾沫。
若非吃透了非子一书,若非吃透了王权学派,焉能将之总结的如此完美。
这小子!
当真是看透了王权学派,看透了非子。
贺鸿惊叹万分,强压着内心的悸动,抚须道:“不错,非子高瞻远瞩,有大智慧。”
“这十二条,正是非子向君主提出的要求。”
张翰林闻言,哈哈大笑。
他嗤笑道:“高瞻远瞩,我看未必。”
“非子曾提出八奸之说。”
“何为八奸。”
“一是同床。”
“即高贵的夫人,受宠的姬妾,善于迎合君主心意、容貌美丽的女子,这些都是能使君主迷惑的人。”
“她们趁君主在后宫安寝的时候,趁着君主酒足饭饱的时机,来提出自已的要求,这是必定能使君主答应她们要求的手段。”
“做臣子的对内用金玉财宝贿赂她们,让她们迷惑君主。”
“二是在旁。”
“即倡优、侏儒等供君主取乐的人,以及君主身边的亲信侍从,这些人君主还没下令就应承,还没支使就应诺,事先揣测君主的心意,察言观色来预先迎合君主的心理。”
“他们都一起进退,统一口径和行动,用相同的言辞来改变君主的心意。做臣子的对内用金玉玩好贿赂他们,在外为他们干不法的事情,让他们去影响君主。”
“三是父兄。”
“即君主的伯叔、兄弟等宗室公子,是君主所亲近爱护的人;朝廷中的大臣官吏,是君主与之谋划国事的人。”
“这些人都会尽心发表意见,而君主是必定会听从的。”
“做臣子的用音乐、美女侍奉宗室公子,用花言巧语收买大臣官吏,私下与他们约定事情,事情成功了就为他们加官进爵增加俸禄,以此来打动他们的心,使他们干扰君主。”
“四是养殃。”
“即君主喜欢修饰宫殿、亭台、池塘,喜欢打扮美女、养狗养马以供自已娱乐,这是君主的祸根。”
“做臣子的用尽民力来修建宫殿、亭台、池塘,加重赋税来打扮美女、养狗养马,以此来娱乐君主而扰乱君主的心思,顺从君主的欲望,而在其中谋取自已的私利。”
“五是民萌。”
“即做臣子的散发公家的财物来取悦民众,施行小恩小惠来收买百姓,使朝廷和市井的人都称赞自已,以此来蒙蔽君主,从而实现自已的欲望。”
“六是流行。”
“即君主往往堵塞自已的言路,很少听到臣子的议论,容易被花言巧语所打动。”
“做臣子的网罗各国能言善辩的人,豢养国内能说会道的人,让他们为自已的私利进言。编造巧妙华丽的言辞,用流利动听的话语,向君主显示有什么利益和权势可图,用祸患来恐吓君主,编造虚假的言辞来损害君主。”
“七是威强。”
“即君主是依靠群臣百姓来形成威势的。”
“群臣百姓所喜欢的,君主也就喜欢;不是群臣百姓所喜欢的,君主也就不喜欢。”
“做臣子的,聚集带剑的侠客,豢养不怕死的亡命之徒,来炫耀自已的威势,表明为他效力的人必定能得到好处,不为他效力的人必定会被处死,以此来恐吓群臣百姓从而实现自已的私利。”
“八是四方。”
“即君主统治的国家,如果国家小就会侍奉大国,如果兵力弱就会畏惧强兵。”
“大国所索取的,小国必定听从;强兵所施加的压力,弱兵必定屈服。”
“做臣子的,加重赋税,耗尽国库,使自已的国家空虚来侍奉大国,并且利用大国的威势来诱逼自已的君主;严重的就发动大国的军队聚集在边境上来挟制国内,轻一些的就多次引进大国的使者来恐吓自已的君主,使君主恐惧。”
“大凡这八种手段,是臣子用来实现奸谋的途径,是当代君主受到蒙蔽和挟持,从而失去权势的原因,君主不能不明察。”
“英明的君主对于后宫的夫人、姬妾,虽然欣赏她们的美色,但不答应她们的请求,不让她们进行私人请托。”
“对于身边的亲信,使用他们做事但一定要追究他们说话是否算数,不让他们夸大其辞。对于伯叔、兄弟和大臣,听取他们的意见后一定要使他们在事后承担相应的责任,不让他们胡乱举荐。”
“对于观赏玩乐和喜好的东西,一定要规定它们的来源,不让臣下擅自进献或取消,不让群臣猜度到自已的心意。”
“对于施行恩德,即使是发放官府的财物,打开粮仓救济百姓,只要是对百姓有利的事,一定要由君主自已来做,不让臣下私自去施恩。”
“对于臣下的议论,无论是称赞的人所赞扬的,还是诋毁的人所厌恶的,一定要核实他们的才能,考察他们的过错,不让群臣相互勾结、互相吹捧或诋毁。”
“对于勇猛的武士,有军队作战的功劳不随意超格奖赏,因私斗表现出的勇力不赦免他们的罪过,不让群臣用私人的钱财收买他们。”
“对于诸侯国的索取,合法的就听从,不合法的就拒绝。”
“这便是非子的八奸之说。”
“敢问先生,自古以来,可曾有君主能满足这些要求,达到这样的层次?”
张翰林的声音变得高昂,昂着脑袋直视贺鸿的双眼,铿锵有力道:“从未有过,也绝不可能有。”
“非子所求,乃是天道一样的完人,一个没有感情,没有私欲,明察秋毫,洞悉千里的神。”
“他先假设一个神灵一样君主,而后按照这样的君主去设计治国之道。”
“既然没有人能做到这些要求,非子的集权是治国之术,还是亡国之术?”
“只怕,亡国之术更合适一些吧。”
“他所言种种亡国迹象,必然要出现在这样的集权国家。”
贺鸿目瞪口呆,一时语塞。
这。
这。
这小子,当真是看透了王权学派的一切!
可是........
贺鸿几乎失神地呢喃道:“此言,虽,虽有道理。”
“但,焉能有补全之道。”
张翰林坚定道:“有。”
他话音落下,贺鸿打了个激灵,不敢置信地将双眼瞪得好似铜铃一般,惊骇万分。
有!?
怎么可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