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修模拟器:作恶多端,我成圣了

第38章 功高震主,赏无可赏

加入书架
书名:
魔修模拟器:作恶多端,我成圣了
作者:
天行贱
本章字数:
5326
更新时间:
2025-01-17

率先出击!

国君安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,大步来到堪舆面前。

他凝视地图,时而微微颔首,时而皱眉思考。

良久,国君安斟酌道:“庄师所言极是。”

“四方联合固然势大,但所属不一,各自为战,这是我们的机会。”

“只是四方远在我夏国东南西北四地。”

“我们又该先对哪国动手?”

“若是不能速战速决,只怕反倒是要给其他势力一个信号,我夏国主力在外,会让他们趁机攻入我夏国国内。”

张翰林道:“四方之中,巴山和虢国不足为惧,柔然与魏国威胁最大。”

“然而我国与魏国被天关山脉阻断,通往魏国的通道又在魏国手里。”

“此地前后四座要塞,想要取下,难之又难。”

“便是取下,山路险要,大军难行,粮草运输困难,后续也很难跟上,非一时可以决定胜负。”

“柔然则不同,是一望无际的草原,万马平川。”

“且柔然是多部落组成的国家,唯有少数城池,大部分的部落游牧于四方,居无定所。”

“我们可以直击柔然王城于丹。”

“只要尽灭于丹,则柔然不攻自溃。”

“没有了柔然这个威胁,只需两三万兵马,便能拿下虢国。”

“柔然与虢国尽灭,则巴山那群蠢货,岂敢与我夏国为敌。”

“到了那时,仅凭魏国一国之力,定然不敢轻易开战。便是开战,我夏国亦可轻松应对。”

“只需要数年时间,消化虢国,柔然等地,便是我夏国与魏国决战之时。”

“出了天关,太康再无诸侯能抵挡我夏国大军!”

张翰林指着地图,描述着自已的计划。

只是听到张翰林的战略,国君安回想着夏国收集的诸多情报,意识到了其中的难题。

时间!

夏国现在就是与时间赛跑。

先灭柔然没有问题。

可问题在于,魏国,虢国,巴山等部落,是否会给夏国这个时间。

如果不能趁他们反应过来前灭掉柔然,则夏国就要面临四面开战的窘迫局面。

国君安思考着,皱眉问道:“庄师打算带领多少兵马突袭于丹,又打算在各地安排多少兵马防备。”

张翰林对于国君安的疑虑,自然是早有预料。

他道:“我夏国如今可动员三十万兵马。”

“魏国是强敌,请国君安排二十万把守东方。”

国君安微微点头。

魏国兵强马壮,装备精良,以强弓强弩闻名于天下。

以二十万对魏国的三十万兵马,理当如此。

也确实相对稳妥。

只是........

国君安皱眉道:“以十万大军对抗柔然,虢国,巴山三国,并非易事。”

“虢国虽然孱弱,但毕竟有十万兵马,我方虽然是防守,占据地利,也需得三万兵马才算稳妥。”

“巴山亦是同理。”

“这样一来,能留给庄师的兵马仅有四万。”

“柔然的百姓自小马术纯熟,上了马便是骁勇的战士。想要以四万兵马快速消灭柔然,此事.......”

张翰林微微摇头,道:“非四万兵马。”

“还需留下三万兵马镇守镐京,以防止任何一方有变。”

“一旦出现变故,当立刻派遣援军支援,以防全线崩溃。”

“啊!!!”

国君安不敢置信地惊呼道:“这样一来,庄师岂不是只剩下一万兵马!”

张翰林微笑道:“一万兵马,足矣。”

国君安双唇哆嗦,整个人都懵了。

那可是柔然啊。

有着数百万人口,可以轻易出动数十万大军的柔然。

只是国君安虽然疑虑,还是决定相信张翰林的决断。

毕竟眼下已经没有其他办法。

而张翰林敢口出狂言,以一万兵马灭柔然,自然不是没有原因。

原因有三。

一:兵马。

虽然只有一万甲士。

但这一万人,皆是玄冥军!

自初建玄冥军以来,至今已经过去七年时间。

七年来,玄冥军一直在扩张。

当然,扩张的速度很慢便是了。

从天元前1176年的三千甲士,至今也只有一万玄冥军。

而这一万玄冥军,比普通十万甲士更强。

二:柔然的国家体制。

这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,于丹虽然是柔然的首都,但也只有不足二十万的人口。

现在的于丹被左贤王掌控,所谓的柔然王只是一个摆设罢了。

因为国家体制问题,左贤王想要调集二十万大军,需要各部落的同意。

各部落又需要集结兵马,各自准备粮草和武器。

这些都需要时间。

现在柔然仅有左贤王的三万兵马。

根据左贤王的军令发布时间,以及柔然各部落的响应速度,最快也要一个月后各部落才能相继抵达于丹会和。

也就意味着,在这一个月里,于丹仅有三万左右的军队!

一万玄冥军对三万普通士兵.......

优势在我!

三:张翰林不是普通人!

他此次转生,还有两件法宝傍身!

卷云盒:咫尺方盒,可容山川!

这小小的一个盒子,可以容纳十万大军食用许久的粮草!

他不需要后勤!

一万大军,骑兵冲锋,可日行百里,直入于丹!

这便是张翰林的底气!

只是法宝的事情,实在是非常敏感,张翰林从未告诉过任何人,也不打算告诉任何人。

张翰林斟酌道:“军事上的安排,大致便是如此。”

“但只有这些尚且不够。”

“还有两事,需要国君早做准备。”

国君安郑重道:“庄师请说。”

张翰林斟酌道:“四方之中,魏国威胁最大。”

“但魏国的弱点也最明显。”

“魏国周围强敌林立。”

“不论是东方的月国,还是南方的章国,都对魏国非常敌视。”

“尤其是章国,与魏国有着深仇大恨。”

“前代章国国君便是死于魏国的乱矢。”

“国君当立刻派遣使者前往章国游说,请章国出兵助威。”

“以重金许诺,章国很难不应下。”

“一旦章国出兵,则魏国必然要有顾虑。”

“只要西北事成,魏国很有可能不战而归。我夏国可趁这个时机,吞并柔然与周边小国。”

国君安连连点头,爽快应下。

“此事便依庄师,稍后我便遣使者携重金前往章国游说。”

“庄师的第二件事又是什么?”

张翰林没有回答,负手而立,目光幽幽地盯着国君安,直看得国君安头皮发麻,又疑惑万分。

不等他开口,张翰林叹道:“此次四方联盟,威胁极大。”

“非我亲自出手,不可解。”

国君安点了点头,道:“庄师有大神通,非庄师的神通,我夏国也没有今日。”

张翰林见国君安尚未醒悟,皱眉点道:“我若灭诸国,退联盟,国君又该以什么赏赐于我?”

国君安哑然无语。

这些年张翰林执掌夏国,几乎主持了夏国的所有改革。

他一手将夏国从三流小国,打造成现在足以比肩东方霸主的庞然大物。

可。

正如张翰林所说,他现在已经位列三公,又有侯爵之位。

达到了人臣的极限!

这次若是帮助夏国度过危机。

赏什么?

官位。

爵位。

这些都已经赏无可赏。

钱财。

美女。

这些夏国倒是有很多,非常多,可如何能抵上如此丰功伟绩。

国君安认真思索,此时才意识到一个问题。

功高震主,赏无可赏!

这事很严重。

在利出一孔的国家,国君对臣子赏无可赏,这意味着什么!

意味着权力的失衡!

意味着利出一孔的失败!

意味着国君的权柄受到了极大的挑战!

想到这里,国君安不由脊背发寒。

关键是,这件事又不能不赏。

如此大功,却没有足够的恩赏,让其他人怎么看。

你这国君如此薄情寡义,我给你卖命,是不是也得不到好处?

这样一来,人心就散了。

人心散了,国家就散了。

国君安越想越是害怕。

便是旁边正在记录的史官,也不由震惊且错愕地看向张翰林。

他不明白,张翰林为何此时挑起这个问题。

这,这不是自寻死路吗!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