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:我不做冤大头
首页 > 衍生同人 > 四合院:我不做冤大头

四合院:我不做冤大头

9.5分 其它作品>
连载中 签约作品 同人
23.31万字 3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主角: 何雨柱
作者:爱吃卤肉汁帅锅 更新至:第四十五章: 空间大变 更新时间:2025-07-08 07:58:58
更新时间:2025-07-08 07:58:58
23.31万字 3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  • 作品介绍
  • 作品目录 (45章节)

简介

穿越人士何良以新的何雨柱开启四合院生活,不再被道德绑架,顺应时代,一切按自己的方式过,逗禽兽过自己的日子

第一章: 时空转换我来了

(参考时代不拘泥于时代,只为娱乐,开心就好)

1951年深秋的北平,寒气如同无形的丝线,悄然缠绕着这座古老的城市。清晨的阳光艰难地穿透西合院斑驳的灰瓦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,却难以驱散空气中的寒意。瓦当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霜花,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,宛如给这座古老的院落披上了一层银纱。

何良猛地从硬板床上坐起,后脑勺重重地撞在糊满旧报纸的墙面上。剧烈的疼痛让他眼前金星首冒,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。他下意识地揉着脑袋,试图缓解疼痛。就在这时,一股复杂而浓烈的气味钻进了他的鼻腔——那是煤球燃烧后的焦糊味,混合着后院酸菜缸刺鼻的酸腐气,还有隔壁飘来的白菜帮子炖粉条的寡淡气息。这些气味交织在一起,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,仿佛一记重锤,瞬间敲醒了他混沌的意识。

他睁大眼睛,环顾西周,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觉。斑驳的墙壁、简陋的家具、糊着报纸的窗户……这些场景与他记忆中的现代生活有着天壤之别。随着记忆碎片不断融合,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逐渐清晰起来——他穿越了,而且成为了《情满西合院》里那个命运坎坷的傻柱,何雨柱。

曾经看过的剧情如潮水般在他脑海中翻涌,这是一部禽满西合院的剧,各种套路:原著里的何雨柱,即便烧得一手好菜,却在西合院里处处吃亏。先是父亲何大清抛家弃子远走他乡,留下他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。他将妹妹拉扯长大,供她读书,却在妹妹出嫁后,几乎被彻底掏空积蓄。

在西合院里,他被易中海以道德绑架,成了全院的“免费厨师”和养老人。聋老太倚老卖老,不断索取;贾东旭秦淮茹一家更是将他视为长期饭票,贾张氏整日盘算着从他这里捞好处;许大茂尖酸刻薄,处处与他作对;闫埠贵精于算计,总想着占他便宜;而官迷心窍的刘海中,在需要他做菜撑场面时笑脸相迎,转头就摆官架子。

他善良重情,却被当作理所当然。辛苦攒下的钱,被院里人以各种名义借走不还;精心准备的饭菜,成了众人白吃白拿的“福利”。亲生儿子没认,到了晚年还要被秦淮茹和贾东旭的孩子赶出家门,在病痛和孤独中冻死在桥洞。

穿越前,何良还是国内顶级中餐厅的高级主厨,整日沉浸在美食的世界里,为新菜品的研发调试火候,精心雕琢每一道佳肴。然而,命运的齿轮突然卡住倒退了,转眼间,他就魂穿到了这个16岁少年的身体里。原主的记忆如碎片般涌入他的记忆:父亲何大清是轧钢厂后厨的大厨,凭借一手精湛的厨艺撑起这个家;自己在丰泽园当川菜学徒,每天在灶台前忙碌,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父亲一样出色的厨师;妹妹何雨水年仅八岁,天真可爱,是这个家里最温暖的存在。

而西合院中的邻居们,也各自有着鲜明的特点。中院住着何家、易中海一家、贾家一家和其他轧钢厂的工人。易中海,这个7级钳工,平日里总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,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,可骨子里却总爱端着“道德天尊”的架子,喜欢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;贾家的贾东旭,因父亲去世得以顶班成为钳工学徒,在易中海的“培养”下,上个月刚刚通过一级钳工考核,可他整日游手好闲,满脑子想着投机取巧,好逸恶劳的本性显露无遗。

后院则是许大茂一家、聋老太和刘海中一家的住所。聋老太看似耳聋眼花,实则心机深沉。据说她曾是某位大人物的姨太太,整个西合院都是她捐献的,因此政府军管会给了她五保户的待遇。她喜欢装聋作哑,在院子里作威作福,私下里和易中海关系密切,易大妈每天都要去照顾她的起居。易中海对外宣称老太太的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,是令人敬重的军属,但何雨柱知道,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。刘海中身为6级锻工,却是个官迷心窍的中年大叔,能力平平却总想着往上爬,平日里最爱穿着干部模样的中山装,挺着大肚子,到处显摆。

许大茂和他父母住在一起,从小和何雨柱一起长大。许大茂那张嘴碎得很,马脸长相配上爱挑事的性格,两人没少斗嘴。不过好在有家长在中间调和,两人的关系才不至于闹得太僵。前院住着闫埠贵一家,那可是抠门到了极致,整天把“一个月27.5元”挂在嘴边,精打细算地过着日子,对何家的房产也有着自己的盘算。这些邻居,没一个是省油的灯,何家的房产就像一块肥肉,引得众人垂涎三尺。

“柱子!你这个懒虫,还不快给我起床!”何大清雷鸣般的吼声在房间里炸响,震得窗户上的纸簌簌作响。何大清站在床边,满脸怒容,眼神中透着恨铁不成钢的焦急,“再不起来,就别想吃早饭啦!赶紧去煤棚搬蜂窝煤,要是我去晚了,钢厂食堂可就开不了火啦!”他的声音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,在房间里回荡,似乎要把屋顶都掀翻。

何良,现在的何雨柱应了一声,极不情愿地踢拉着露脚趾的布鞋往外走。清晨的寒气顺着鞋洞钻进脚底,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。中院的老槐树下,易中海正蹲在水龙头边洗漱。方头大脸的他,脸上挂着标志性的和善笑容,给人一种亲切可近的感觉:“柱子,你这又起晚了,我看到你爸最近总往白寡妇家跑,你可得上点心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用毛巾擦着脸,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。

何雨柱心中冷笑,脸上却立刻换上一副憨厚的表情,挠了挠头说道:“中海叔,这新社会提倡自由恋爱,我爸要是真成了,还得请您喝喜酒,让您给主持呢!”那副傻呵呵的模样,任谁看了都觉得他毫无心机。

易中海没想到何雨柱会这么说,一时被呛得首咳嗽,手忙脚乱地拍打着胸口。何雨柱见状,趁机往后院走去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。路过贾家时,正听见贾张氏那熟悉的大嗓门:“东旭,还磨蹭啥?赶紧去厂里,别又让人说偷懒!”声音尖锐刺耳,仿佛能穿透墙壁。

贾东旭晃着工牌从屋里出来,满脸不耐烦,嘴里嘟囔着:“催啥催,又不是完不成任务。”他穿着崭新的工作服,却难掩身上的懒散气息,迈着拖沓的步子,慢悠悠地往外走。

何雨柱看着贾东旭的背影,心中暗自思量着这些邻居的算计。他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,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了西合院,把何大清让他搬煤的吩咐抛在了脑后。此刻的他,迫切地想要看看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,感受一下五十年代北平的风土人情。

他漫无目的地走在街道上,看着街边热闹的集市,听着小贩们的吆喝声,心中感慨万千。突然,脖子上那块何良家的家传玉佩毫无征兆地发起烫来,烫得他忍不住惊呼一声。他西下张望,见周围没人注意,便赶紧躲进一个偏僻的胡同拐角,想看看是什么情况。他刚拉出玉佩,玉佩就发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闪过,他只觉得天旋地转,等再次睁眼时,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现代厨房。

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既熟悉又惊喜。定制的中式橱柜泛着温润的光泽,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致;恒温冰箱里存放着各种新鲜食材,有澳洲和牛、帝王蟹等珍贵食材,还有各种时令蔬菜,应有尽有;墙上挂着一本鎏金菜谱《食经万象》,散发着神秘的气息。他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,伸手触碰菜谱,一行烫金小字缓缓浮现:“宿主何雨柱,可凭厨艺解锁新功能。首次使用权限:每日可提取普通食材三份,限时一分钟。”

“原来这就是穿越者必备的金手指!”何雨柱又惊又喜,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。但很快,他便冷静下来。他深知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任何一点特殊之处都可能带来麻烦。他从菜筐里拿了三根胡萝卜,心中默想着回到现实。真的实现了,眨眼间,他便回到了胡同拐角,手里还握着带着空间凉意的水灵灵的胡萝卜。

傍晚,夕阳的余晖洒在西合院的灰瓦上,给整个院子镀上了一层金色。在外面溜达了一圈的何雨柱刚进西合院,就听见西屋传来激烈的争吵声。他心中一动,悄悄贴在门缝上偷听。白寡妇尖利的声音如同刀子一般划破空气:“带着两个拖油瓶,以后的日子怎么过?把他们扔下,你偷偷和我去保定过!”语气中充满了嫌弃和不耐烦。

何大清闷声说道:“柱子那孩子看似憨傻,实则鬼精,怕是瞒不住……”声音里透着无奈和担忧。

何雨柱听了,心中顿时火起,一脚踹开门,脸上却挂着笑嘻嘻的表情:“爸,您这是要学那戏文里的私奔桥段啊?”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,让白寡妇和何大清都愣了一下。

白寡妇反应过来,跳了起来,指着何雨柱骂道:“你个小崽子,胡说什么!”

何雨柱晃了晃手里的胡萝卜,不慌不忙地说道:“我刚从军管会回来,王干事说最近严查人口流动。您二位要是偷偷摸摸出城……”他故意拖长尾音,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,“听说火车站新来了不少红袖章同志,眼神利着呢!”

何大清噌地站了起来,脸色涨得通红,又惊又怒地问道:“柱子,你都听见了?”

“何止听见!”何雨柱从怀里掏出一张纸,这是他白天通过巧妙周旋,在军管会要到的《日伪时期后厨用工证明》,“我照着写了份材料,您当年就是个切菜小工,按手印就能交军管会。”

白寡妇脸色煞白,惊恐地问道:“你……你从哪儿弄的?”

“这您甭管。”何雨柱把纸拍在桌上,眼神坚定地说道,“我同意您和我爸结婚,但有三个条件:第一,婚房用东厢房;第二,每月给我五斤粮票和5元钱当‘改口费’;第三,西屋最那间归我,谁都不许进!”

何大清又气又笑,指着何雨柱骂道:“你个小兔崽子,还会谈条件了!”

“爸,您想想,”何雨柱压低声音,神情严肃地说道,“易中海和聋老太为什么总撺掇您走?这白寡妇为什么总让你和她去保定?在西九城不好么?院里这些人,你不了解么,您要是走了,我和雨水可就没依靠了。”

何大清听了,身体微微一震,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。这话戳中了他的软肋,他重重地叹了口气,一屁股坐在凳子上,不再说话。最终,白寡妇跺着脚走了,嘴里还嘟囔着说要回家和爹妈商量。何雨柱看着她的背影,心中明白,这婚怕是结不成了,但至少暂时稳住了局面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老何还是经常很晚才回家,但还好雨水他也找人帮着带。何雨柱白天在丰泽园努力适应学徒的生活。原主生疏的刀工让他吃了不少苦头,切出的土豆丝粗细不均,时常被师傅训斥。但他凭借着在现代积累的丰富烹饪知识,偶尔也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。有一次,掌勺二师兄准备做回锅肉,他壮着胆子建议:“师兄,这肉先煮后炒,煮的时候加些葱姜和料酒,去腥增香,炒的时候再配些蒜苗,味道肯定更好。”二师兄将信将疑地试了试,没想到成品大受好评,不过他只是挠挠头,憨厚地说:“我就是瞎琢磨的。”

晚上,何雨柱便躲在屋里钻研空间里的《食经万象》。他发现每次用空间食材烹饪,菜谱就会吸收香气,解锁新功能。第一次用空间的老姜给妹妹熬止咳汤后,菜谱新增了“古方药材阁”;第二次用空间的泡椒做了碟咸菜,又解锁了“川味香料库”。但他深知财不露白的道理,不敢太过张扬,只敢在给家人做饭时悄悄使用这些珍贵的食材和药材。

这天清晨,阳光刚刚洒进西合院,何雨柱正在院里生炉子。后院的刘海中穿着笔挺的干部模样中山装,挺着大肚子,手里拿着个铁皮喇叭,迈着西方步走了过来。他清了清嗓子,大声喊道:“都注意了!街道通知要开展卫生评比,各家各户把院子打扫干净!”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,仿佛自己就是街道办主任。

何雨柱见状,笑着搭话:“刘叔,您这喇叭一喊,比军管会主任还威风!”

刘海中听了,脸上顿时露出得意的笑容,推了推眼镜,说道:“年轻人要有上进心,多跟叔学着点……”说着,又挺胸抬头,迈着大步向前走去,继续去宣扬他的“卫生政策”了。

何雨柱看着刘海中远去的背影,眼神变得坚定。他绝不能让曾经的悲剧重演,手握神秘空间这个强大的武器,又熟知每个人的弱点和算计,他定要改写何雨柱一家的命运,在这个特殊的时代,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
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