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女鬼们的执念

第28章 国子学南迁

加入书架
书名:
和女鬼们的执念
作者:
漠北浑羊
本章字数:
4266
更新时间:
2025-03-29

出来就看见青颜着青衣背书囊,未施粉黛,亭亭玉立。

醒这么早?

她眼角似乎还带着昨夜泪痕。

她比划两下,要和我同去。

去又何妨,袁姝平时哪天不是前呼后拥。

“可惜伴读不许进东堂,你就在窗外听也一样。”

她点点头,眼角微挑。

青颜走在前面,她姿态端庄,步履轻盈,缓移碎步,衣袖似有还无的摆动幅度暗合“袖不过履”的礼制,而看似行云流水的风流娇弱,却处处暗藏规训的棱角。

唉,我不由心里暗叹,命运着实无常。

青颜边走边掏出半个蒸饼递给我,见我摇头,不甘心掰开一小块扭捏着非要喂进我嘴里。只好张嘴让她得逞,哪知她开心时,竟走得蹦蹦跳跳。

我差点笑出声。

才进东堂门廊,就见那几个早聚在一起,袁姝见到青颜,眉眼笑出月牙。

“幼娘快过来,”她拉着青颜闪去一边,我听见她向青颜耳语,声音却大得鸟能听见。“妹妹且说说,子游哥哥有没有欺负你?”那表情像极了知道我们发生过什么事儿似的。

青颜心领神会般摇头媚笑,“那有没有……?”

声音随着袁姝自己都耳根发红的话题越来越小。

很快我就看着两个人扭着笑成一团。

我无奈转回头眼不见为净,然后和卫操几个聊昨日进宫的事儿。

原本就不可能瞒住,可东堂毕竟人多嘴杂,只说是梁后问政,‘女子守国门’云云。

王棱冷笑,“她倒会给自己贴金,若天子鼎器南迁,幽、徐、并诸州岂非拱手相送叛蛮?更何况还有关中、雍凉之地拱卫长安,并非没有与刘聪逐鹿之力。说什么抛下满城妇孺等死的诛心之语,有何意义!

卫操挑眉道,“若按仲琰所言又当如何?”

王仲琰脸一红,“问得好,我哪知该如何……”

谢昆搂着我肩膀嗤笑,又阴阳怪气地讽道,“那你说那么慷慨有毛用?”

王仲琰尬笑,“我不过为子游鸣不平,满朝王公大臣,偏要向子游这白身问政,我还不能说两句?”

我摇摇头,“莫说是白身,就是拜我九卿之位,照现今洛阳兵不过万,粮不过仨月,又徒将奈何!”

袁姝从谢昆身后露出俏脸,小声说道,“莫要再说这些没用的,我们只管顾着国子学才是道理。”

谢昆狠狠点头,“还是妹妹‘控引大义,洞见万里’……”

门廊不远处,青颜身边多出几摞食盒,正用指尖掐着块杏仁酥往嘴里送。

正说时,灵星门外传来马蹄声,等看过去,却见那个给我传旨的老太监匆匆下马,高声唱喝,“国子学祭酒裴琰接旨……”

很快,裴师率国子学一众人等按礼恭迎,那老太监走到裴师面前,展开圣旨唱道:

朕绍膺天命,御极海内。慨自永嘉以来,胡尘犯阙,礼乐崩摧……今特敕曰:迁庠序以续道统……博士祭酒率诸生三百人,奉典籍并明堂礼器三十六式,南徙建康乌衣巷。新立泮宫准洛阳旧制……春秋释奠……凡南迁所需舟车粮秣,特许琅琊王氏、陈郡谢氏总理其事……江淮诸郡义仓存粟,可按市价三成折兑;会稽铜官积钱,许支三十万缗为质。沿途关隘……即放行,有阻滞者以"沮坏王教"论。博士弟子年十六以上者,准佩诸葛连弩、携《孙子兵法》注疏。……今诸生南渡江表,当思卫霍扫庭之志。待王师克复中原日,朕当亲执羔雁,迎石经还于辟雍……

待到老太监匆匆远去。

裴师长嘘口气,叹声道,“总算是不负所望。”

他招招手,我们几个忙过去见礼。

众人随裴师首入辟雍殿内商议。

裴师脸色憔悴,身形佝偻。

“老夫连夜请旨,没料到旨意能如此之快,都是子游之功。”

我待要答话时,却见裴师示意我噤声,我只好闭嘴,知道必然另有隐情。

接下来是商议国子学南迁该如何安排,其实经过两日来各世家之间合议,大体己有章程。

王棱站出来向裴师恭敬一礼,“祭酒大人,王氏出三百部曲,各备快马,只待诸公决议!”。

屏风后响起环佩叮咚,庾文君曳着月华裙裾转出。

庾文君今日虽未施粉黛,却不输明媚,她轻移莲步,声色清朗,“小女子敢问王大人,撤往建康的粮道,可还容得下三万卷藏书?”

她依国子学规制向裴师执弟子礼,“祭酒大人,颍川庾氏愿献百年藏典三万卷资国子学南渡,复泮宫于建康”。

见众国子学博士们窃窃私语,她接着又说,“乌衣巷东隅三十亩宅院,可容石经碑林、藏书楼及百生斋舍。庾氏己遣五百部曲疏通邗沟水道,两日后便有二十艘蒙冲舰载典籍随行。”

顿时大殿议论声西起。

庾文君转向裴祭酒深揖,“庾氏唯求一事:南渡后国子学考课,需增《春秋》三传辩难——颍川庾氏世习《左氏》,或可略尽绵力。”

众人纷纷静下来注视裴师。

裴师笑道,“庾氏此举,堪比郑玄注经、管仲治盐!这邗沟二十舰解了国子学燃眉之急,乌衣巷三十亩,自当为天下公器。”

裴师咳嗽几声,又接着说,“今日当效管鲍分金之义:国子学考课增《三传》,允颍川博士列席。”

庾文君轻舒口气,又向裴祭酒深揖 。

裴师捻须点头,“烦转告贵府长公子:明日卯时三刻,请携《庾氏春秋注》手稿至明堂,与王弼《易》学残卷同置‘南渡文枢’玉匮——这匮钥匙嘛,就依邺城曹氏旧例,分由七姓共掌。”

庾家长公子就是庾亮,庾文君的亲哥,史称庾半朝。

庾家才落半子,王棱就己经失了先手。

要不为什么紫玉非要我去凉州!

庾文君才退下,卫操褪去纨绔神色,上前施礼,“并州残军昨日抵洛水渡,携来五千具马铠,若得各世家私兵合流,或可与叛蛮决战于洛水。”

“子游公子以为如何?”

庾文君的突然发问吓我一跳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