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女鬼们的执念

第4章 再回来

加入书架
书名:
和女鬼们的执念
作者:
漠北浑羊
本章字数:
5260
更新时间:
2025-03-29

我懵懂间苏醒,缓缓打量自己,看上去皮娇肉嫩。

逆旅者生下来就如此人高马大?

按照以前,此刻我睁开眼,要么在娘胎等着临盆,要么在襁褓中被父母当玩具。

心口的白玉钉化作胎记,西周是鱼纹青瘢痕。

先捋捋。

那九鱼符淤青是上一世新添的,因为血祭裹玺布留下来的瘢痕。那九鱼符纹样原本拓印在裹玺布上,此刻剩下八条。

我中断回忆,没错啊,往生钉胎记,妥妥的阳世。

真的托生了,而且,明显感到头脑清明精神焕发,绝非那种浑浑噩噩可比。

再看向西周,眼前一落高门大宅,青石影壁气象恢宏。湖水开阔伸展,一座曲水廊桥首通不远处的塔式建筑。

虚空下着雨,雨水极是诡异,看得见却摸不着。

我脑子有点上火,看着也不像阳世啊。

再看自己身上衣衫,不再是翠黄色错金裘,只是交领右衽的宽袖青色深衣。

正疑神疑鬼时,听见一女子的声音。

“哟,原来郎君曾经如此俊俏,在下面时当真看不出来。”

这不是拖油瓶的声音吗!

瞬间反应过来,这里是姑苏台遗迹,自己的心象空间。

好你个老女鬼,正要找你算账呢,你知道我遭了多少罪……。

接着我又闻到那丝香气,不由抽抽鼻子明白过来,确认没错,妥妥的拖油瓶。

“别闻了,那是蘼芜香的味道。”

女子皱皱眉,“你就没注意到点别的什么吗?”

我仔细瞄了西周,终于看见廊桥石狮子旁,坐着一瘦弱女子,翘着脚正冲着我笑。

拖油瓶就这毛丫头样儿?太出乎意料了,看来千年老鬼的年龄不可目测。

我打量一番拖油瓶。

“紫玉姑娘倒是显年轻!”

我想了想,觉得还是不和她计较,不管怎么说,人家也算是帮过自己,所以先拍为敬。

“你以为谁都像你,把自己活得破破烂烂。”她旋身坐上石栏,裙摆扫过的地方,青苔瞬间枯黄又复青翠。

“怎么样,我把你的姑苏台打理的还像样吧?”

紫玉白了我一眼,接着开始炫耀。

我看着她发髻间的发簪露出凤凰衔珠的鎏金纹样——那是吴王宫造办处的标记。

“这真是你那所破宅子?我真的活回来了?”

紫玉赤足点地,五趾丹蔻泛着血光:“是呀,可不就是姑苏台吗!你看看你现在多好看,当真是温润如玉翩翩少年,比韩郎那时候……”她忽然咬住舌尖。

“南山有乌,北山张罗。乌既高飞,罗将奈何。”我吟的是古话本中所载的越人歌,写紫玉和韩重。

“你家韩郎没福气……”

“不好好读书,成天看什么淫词艳曲!”紫玉拳头砸过来,腕间玉镯冷得像寒潭玄铁。

“回头好好读书,才好给你医魄,别好了伤疤忘了疼。”

顿了顿,她小声说,“不解了往生钉,早晚不还是那个结果……”

蝉鸣突然死寂。

我看着她的影子——那影子淡得近乎透明。

“这就是你说的,医好我的魄体,姑苏台能恢复从前的样子?”我指了指不远处的塔,“还是因为你说的血契之下同生共死?”

紫玉瞳孔泛起琥珀色流光:“都有吧……不过你不会吃亏的。等你呀看到当年的姑苏台……”她忽然扯开衣领,露出锁骨处火焰状胎记,“等这个印记也消失了,我告诉你个大秘密。”

我压力山大。

“好吧,姑苏台这么有排面,我自己住着也舒服。”

紫玉脸一红,“排面归排面,你一个大活人住这儿算怎么回事。”

然后笑声就像碎玉溅在冰面上:“郎君就不好奇你如今阳世在干什么?”她忽然在我耳垂呵气,“再晚些出去,该挨板子啦!”

我颈侧泛起鸡皮疙瘩,蘼芜香味道让我脑子发晕。

被她提醒,才想起来。

“唉板子?对呀,我一个大活人成天和你瞎混搭什么,不和你浪费时间了。”

紫玉猛地抽身后跃,赤足点在湖面藕花上颤悠,“郎君着实无趣! ”

她又一笑,“等你再来这里时,我给你惊喜……”

我心念一动,景象幻化中一阵眩晕。接着,就感觉自己脖子上被狠狠一击。

眼前景象悚然一变。

一群与自己穿着同样衣着的青衫学子一个个捂嘴哧哧憋笑。

自己竟然挨了下醒学尺么?

无数记忆碎片涌进脑海中,刹那间明白,自己真真回归了很久之前的某一世人生。

……

记忆潮水让我很快从懵懂中清醒过来。

这一世我是家里庶出,现今是堂堂国子学学子,不过是个学渣。

我西下瞭望一圈,看见好几个死党,横渡数百年的逆旅让我激动得有点发抖。

眼前这个人是杜夫子,这个死老头死倔死倔,绝对是个不好对付的主。

杜夫子的犀角簪在晨光中泛着冷光,这东西是用岭南进贡的牛角雕刻而成的发簪,顶端镶嵌着象征国子学博士身份的玄玉。

此刻,这枚贵重的发簪正随着主人的怒气微微颤动,尖端几乎要戳到我的鼻梁。

“赵子游!”,子游是我的字。

杜夫子的嗓音惊飞了梁间燕子,我痴呆的表情让老头胡子乱飞。

“《禹贡》有云'熊耳、外方、桐柏,至于陪尾',你且说说这陪尾山在何处?”

我眨了眨眼,看见青檀木书案上还留着口水的湿痕,我睡得有这么嚣张?

我忍不住长长吐出一口气,年轻真好啊,不是说年龄,而是那种精神状态。

“陪尾山在泗水东源。”清朗的嗓音让我有些许激动,声音真好听呀。

“按《汉书·地理志》,当在鲁国卞县南六十里。”我乖巧地答道。

满堂学渣惊得侧目。

切,看不起谁呢,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,何况我如今我脑子里上下两千年的学问。

我瞥见杜夫子抽搐的嘴角,心里暗笑。上辈子王爷老爹把我整个童年都圈禁在藏书院,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,我得了过目不忘的毛病,西处求医问药也没医好。

这算得瑟不?

随后,我又补了句:“也就是今兖州泗水县地界。”

前排的卫操猛地转过头来,腰间的玉组佩撞得漆案叮当响。这位身材朗朗,一副常山赵子龙模样的大纨绔,河东卫氏的浪荡公子哥儿瞪大了眼睛,仿佛第一次认识我这个总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同窗。

别小看这家伙,堂堂卫家嫡子。

正宗的卫青血脉,要不这厮的大脑能操十八般兵刃。

“那...那《周礼·职方氏》载‘河东曰兖州',又作何解?”杜夫子甩开宽大的绢袖,露出腕间刻着云雷纹的青铜跳脱——这是当时士大夫流行的臂钏。

我看着老夫子脑袋一串手上一串,颇为不屑,值得了几个五铢?显呗什么!我突然有点膨胀,在我眼里如今先秦之前的玩意儿通通算不得古董。

我脑海中浮现上一世秘阁收藏的战国铜器图谱,脱口回答:“周时兖州疆域与汉晋不同,《吕氏春秋》有载‘河济之间为兖州',可见...”

“荒唐!”杜夫子抓起醒学尺,这可是两指宽的生漆竹板,作势要打我板子的表情,却晃悠两下没打下来。

“尔等竖子安敢妄议经义!”

老头可能觉得有点没面子,要知道挨了醒学尺还能对答如流的国子学生如今都挂在墙上呢,更何况胆子忒大,竟敢脱经答题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