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祁钰 朱祁镇
首页 > 历史小说 > 朱祁钰 朱祁镇

朱祁钰 朱祁镇

9.5分 其它作品>
连载中 签约作品 历史
171.53万字 11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作者:随波逐流鸭 更新至:第273章 摆烂? 更新时间:2025-07-07 08:19:20
更新时间:2025-07-07 08:19:20
171.53万字 11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  • 作品介绍
  • 作品目录 (304章节)

简介

【大明+严谨考究+无系统+正本清源+权谋+战争】 我重生了!重生到543年后的现代。 上一世,我本是潇洒王爷,朱祁镇这个傻子狂妄自大,北狩失败,留学瓦剌,我不得不出山挽大明之将倾。 景泰八年,国泰民安。 却惨遭诡计多端的奸人所害!杀我妻儿,夺我皇位!众臣弃我,太监杀我,甚至毁我帝陵,贬我恶“戾”! ...... 岂不闻,天无绝人之路。 突如其来的地震,将我再度带回明朝。 我又重生了!!! 这一世,我要让伤害过我的人痛不欲生! 这一次,我誓必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! 现代进修,寒窗苦读,我用三十年的时间磨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。 当我再次踏上故土时,已不再是昔日那个懦弱的我! “皇兄,没想到吧?我跟你一样,也是留学生。” ...... 加入书架,聆听我的复仇计划! .....

第1章:谁动了朕的墓?

【本书主角大明景泰帝概念图。】

2031年,2月27日。

#京城平昌区发生强震,市民称震感强烈,部分建筑受损#

#明十三陵区域发生5.5级地震,震源深度十公里#

#经文物局勘查,英宗裕陵、宪宗茂陵受损严重#

#专家推测,近期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#

#震中位于无人区,波及地带虽广,暂无发现人员伤亡#

#针对裕陵、茂陵的抢救性挖掘工作,或将在近期开展#

......

一觉醒来,网络炸了!

“瓦特?地震了吗?我怎么毫无感觉?”

“京城也会地震吗?”

“孤陋寡闻了吧?京城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,在康熙十八年甚至发生过8级超级地震,为此,康熙还发了罪已诏。”

“楼上说得没错,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61年里,仅京畿地区就发生了14次地震。”

“这么可怕的吗?我要不要把我的四合院卖了跑路?”

“我刚刚去查了一下,雍正八年,平昌区就发生过6.5级地震,当时明十三陵都没事,为何这次就塌陷了呢?”

“你要不看看震源深度,那么浅,破坏力肯定强啊。”

“不懂就问,英宗和宪宗是谁?”

“楼上的,土木堡战神你没听说过?他就是明英宗!至于宪宗,就是那位战神之子,成化皇帝。”

“好可怜,父子两人的墓都被老天爷给挖了。”

“小编你写错了,明明是堡宗,什么英宗啊?狗头.jpg”

有人表示出担忧,贸然挖掘,会不会重现定陵的悲剧。

“地宫都被震塌了,你还想怎样?这叫抢救性挖掘。”

“都过去几十年了,国家考古技术早就日新月异,再说了,这段时间里又不是没挖过帝陵。”

......

距离地震发生六小时前——

某国外旧货地摊中。

“父亲,我觉得,我们没必要来这里淘宝吧?”

“祁钰啊,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地方,我听说苏州的王董就在此处淘来一个明代永宣年间的青花瓷呢。”

“真的假的?”朱祁钰双手插兜,眉头微皱,他的脸上写满了怀疑。

在他看来,在跳蚤市场里淘到宝贝的概率,几乎为零,绝大多数都是上周出土的。

“我还能骗你不成?来,给你看看图片。”

他接过父亲的手机,低头划看,摇头叹道:“王董被骗了。”

“呃,此话怎讲?”朱詹基愣住。

“永宣时期的景德瓷器,胎釉精细、青色浓艳、造型多样、纹饰优美,由于所用钴料多为古波斯地进口的苏麻离青,含铁量较高,因此多出现银黑色锡光的所谓瑕疵。”

“所谓苏麻离青,便是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,从如今的马六甲海峡附近带回来的,宣德之后,青料渐竭。”

“父亲,你看这图中,哪里符合以上特点?”

朱詹基信了几分,自家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鉴宝天赋,尤其是明朝文物。

或许因为同姓的缘故,老朱是个不折不扣的明粉。

家族论辈到“詹”字派,没文化的父母赐名“朱詹鸡”,发迹之后他觉得名字太难听,于是改成现在的。

刚好,他与明宣宗一样,有两个儿子,索性,将两儿的名字一并改了。

大儿名“朱祁振”,小儿名“朱祁钰”。

至于为啥不叫大儿“朱祁镇”呢?呃......

两个儿子,朱詹基最喜欢小儿朱祁钰,因为能和他天天讨论明史。

然后朱詹基凭靠着“丰富”的明史底蕴,各种史料信手拈来,只是回复时间有些晚,在论坛上被人尊称为“大神”。

人家是子凭父贵,他是凭实力靠儿子到处装逼。

长大后的朱祁钰考上京大历史系,一路硕博连读,如今专业是“文物遗产学”,官方定义就是考古的,俗气一点,合法xx。

这些年来,朱詹基带着儿子满世界跑,还真淘来了不少宝贝。

不过,既然来都来了,就随便看看吧,碰碰运气。

他绝对不会想到,小儿子朱祁钰竟然就是那个明代宗的转世之身,并且清晰记得前世。

......

父子两人正随意漫步在街道上,有一名中年男人先看了眼手机,然后主动上前。

他友善招呼:“这位小友,我听你分析得头头是道,似乎是鉴宝专业人士?”

“你是?”

朱祁钰回头望去,只见一位头发半白的中年人,身后带着一对年轻男女。

“我先自我介绍一下,吾名崔秋华,这是我家小女,这是她的夫婿。”

两个年轻人非常有礼貌的行礼,看起来郎才女貌。

在异国他乡中,能遇见同胞,听到熟悉的乡语,有时候是幸事,有时候又是祸事。

崔秋华看出对方的谨慎,主动出示了他的证件,原来是“CACTCH”的人啊?

CACTCH,就是华夏文物保护协会的英文简称,由全国从事文物保护的科技人员自愿结成的公益性团体。

如果想加入,需要具备一定条件。

崔秋华的祖父是近代知名画家,家里收藏许多古迹,对于书画研究颇有心得。

由于专业原因,朱祁钰三年前就被博导推举,加入了“CACTCH”这个组织。

而崔秋华,是“CACTCH”理事会的秘书长,算是他的领导。

只是,朱祁钰自从加入之后,没有去过总部,更别说参加会议,除了他的导师,其他人一个都不认识。

他神色一怔,后知后觉的行礼。

“小友,你我既是同僚,不瞒你说,老夫仅对书画文物的鉴赏略有心得,而青铜器、瓷器相关的,那是一窍不通了。”

“所以,有心邀请你,与我们同行。”

“昨夜,京城有帝陵被盗,文物流失海外。”

崔秋华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,他相信,朱祁钰肯定能听懂。

“CACTCH”,除了明面上的文物保护,以及宣传事宜,暗地里还有不为人知的工作。

比如说此次文物失窃,崔秋华要配合警方,以买家身份参加国外的地下交易会。

一是花钱回购,让珍贵的文物海归;二是抽丝剥茧,找到摸金校尉的身份,跨国追凶。

然而,那群亡命之徒十分狡猾,他们会同时放出大量老货,其中有掺夹着不少赝品。

斗智斗勇那么多年,他们早就门清,企图以此谋求更多利益,混淆视听,暗度陈仓。

并非每一次交易会都卖刚盗的那批,很有可能全是假货。

因此,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去辨别,避免损失。

......

朱祁钰在崔秋华的带领下,来到了一座别墅庄园之中。

满眼望去,非富即贵。

侧面可以反映,这是一个相当有实力的走私贩子集团,或许与境外势力有关。

这次要拍卖的老货,来头可不小,据说是帝陵级别的墓。

朱祁钰并不知晓详情,他没有机会询问。

因为朱詹基与崔秋华同岁,听闻对方在书画鉴赏上是行家,一路上敏而好学,记住了不少知识点,准备改日到论坛上装逼。

大厅高悬的屏幕上,不停的滚动着今晚要拍卖的物件图片。

突然——

朱祁钰看到了一块玄黑水纹玉佩,他恍若雷击。

“这不是前世父皇赐予我的那块天机琳琅吗?”

他瞬间心乱如麻,难道说......

“崔老,请问被盗的那个帝陵,是谁的?”

崔秋华犹豫一下,方才说道:“景泰陵。”

“???”

草了,哪个天杀的,把朕的墓给掘了?

......
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