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时·采露(23:00-01:00)
月光把韭菜地染成银缎子,苏暖提着马灯蹲在田垄间。母亲种的紫根韭菜挂着夜露,叶尖蜷成婴儿握拳的弧度。镰刀将落时,守夜人老赵突然咳嗽三声:"要留三寸青茬,地气才接得上。"
割下的韭菜在竹篮里簌簌作响,根须带出的泥土中闪着微光——竟是母亲埋的碎瓷片,拼起来是半只婴孩用的长命锁。灰喜鹊倏地掠过,喙中银丝正系着另半片锁头。
卯时·醒面(05:00-07:00)
老面头在陶钵里涨成云朵状,苏暖用井水和面时,发现木瓢柄刻着《二十西节气歌》。聋哑裁缝隔窗抛来块蜡染土布,蓝靛花纹恰是母亲手绘的《春耕图》,垫在面团下醒发更添麦香。
肉铺王叔踩着晨雾送来现剥的河虾仁:"你爹从前总拿野韭换我的虾。"虾脑在青瓷碗里凝成玛瑙红,映着屋檐下新结的蛛网,竟像母亲发髻上的珊瑚簪。
辰时·调馅(07:00-09:00)
韭菜要在青石板上剁碎,刀刃触到暗纹时突然打滑——石板下压着母亲手抄的《食宪鸿秘》,夹页里夹着褪色的红头绳。鸡蛋炒得嫩黄松软,陆时倚着门框念:"火候如抚婴,铲动似拨弦。"
拌馅时木勺突然被吸向某处,陶盆底粘着片鱼形玉坠——正是父亲潜水摸河蚌时丢失的,鳞片纹路里还嵌着当年的水藻。
巳时·包盒(09:00-11:00)
面团擀成月光般透亮,母亲留下的枣木擀面杖突然滚烫。包馅时修伞匠张伯探头:"要捏九道褶,你娘说这叫长长久久。"韭菜汁染绿了指甲缝,灰喜鹊忽然叼来朵早开的桃花,正卡在面皮褶皱里。
聋哑裁缝比划着旧事:饥荒年母亲用槐花替鸡蛋,骗过整条巷子的舌头。包到第九个时,馅料里突然滚出颗金瓜子——原是母亲藏在面缸底的压岁钱。
午时·煎烙(11:00-13:00)
铸铁锅烧至撒水成珠,韭菜盒滑入时激得油花跳起胡旋舞。修伞匠突然递来铜片补锅:"你娘教的,烙饼要补三针。"面皮渐成虎纹状,蒸汽里飘出母亲哼的《烙饼谣》。
灰喜鹊撞开窗棂,喙中松子落进灶膛。霎时香气漫过墙头,肉铺王叔的猎犬人立而起,前爪搭着窗台淌口水。
未时·分盒(13:00-15:00)
头锅供奉在祠堂供桌,韭菜盒竟在瓷盘中首立如书册。诊所周大夫咬破面皮惊呼:"这虾仁里怎有接骨木香?"原是母亲为治他的风湿,特调的药膳秘方。
聋哑裁缝用手语比划:困难时期母亲用榆钱替韭菜,面皮里掺着研磨的墙灰补钙。油星溅在《食宪鸿秘》上,竟显出隐藏的朱批:"暖暖及笄日,当启地窖第三坛。"
申时·余香(15:00-17:00)
洗碗时发现锅底焦痕拼成"长乐"二字,恰是母亲临终前未绣完的锦帕纹样。灰喜鹊啄开面缸,二十年陈的老面头里裹着张地契——原是父亲为苏暖备的嫁妆田。
陆时送来半卷《养小录》,残页夹着朵桃花书签。夜风掠过韭菜地,新割的茬口在月光下沁出清露,恍如母亲当年别在鬓角的珍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