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修模拟器:作恶多端,我成圣了

第27章 庄氏,受贿无数,圣贤也!

加入书架
书名:
魔修模拟器:作恶多端,我成圣了
作者:
天行贱
本章字数:
5254
更新时间:
2025-01-17

直到入了城,庄七都是一副神情恍惚的模样。

想他庄七也算一号人物。

在镐京的时候,谁见了不得称呼一声七爷。

便是那些曾经看不上他的贵族,现在见面也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庄先生。

但哪怕是如此,他也从未感受过这样的场面。

沿途十数里,权贵百姓无不垂首而立,更有很多人跪在地上,叩首膜拜。

这般场景,庄七便是梦里都不敢想。

入了城门,一阵寒风扑面而来,庄七这才恍然惊醒。

他看了看眼前萧索的街道,又回首看了眼后面跟着蜂拥而入的汤池百姓,忍不住感叹道:“咱庄七能跟着大兄见识到这样的场面,这辈子也是值了。”

说到这里,庄七又不由想到了公子熙准备的那些礼物。

想到那数以千计的财货,以及数以百计的美人,庄七暗暗咽了口唾沫,又忍不住忧虑道:“大兄,公子熙果然和您预料的一样,怕不是倾尽了汤国十数年的财货美人。”

“只是这么多宝贝,大兄若是全部收下,只怕要落人口舌。”

“还会有多舌之辈在公子安面前嚼舌根。”

“可若是不收下,也不合适。”

“只怕公子熙心里难免会犯嘀咕,其他贵族也会心生不安,担心大兄对他们不满。”

“大兄,这事可怎么办才好。”

张翰林爽朗笑道:“这有什么难办的地方,全部收下便是。”

“你且记住,我们在汤池期间,凡是有人送礼,统统接受。”

“啊,全都收下。”

庄七想到公子熙准备的那些礼物,不禁目瞪口呆。

他错愕道:“大兄,这样会不会不好。”

“您若是收了公子熙的礼物,朝中那些人......”

“我若是什么都不要,他们更担心。”,张翰林悠悠笑道,言语中带着些许调侃,有些玩味之意。

这世上什么人最可怕?

无欲无求的人。

一个无欲无求的人,便没有任何弱点。

一个没有任何弱点的人,便不能称之为人。

这样的存在,谁看了都得绕道走。

谁又敢和这样的人交往?

你都没有任何需求,别人想要和你接近,也不知道怎么接近啊。

而张翰林,决不能给人这样的形象,否则庄氏千年大计必然失败。

当然,最重要的是,想要缔造一个万古世家,岂能不需要财货?

不仅需要,而且需要的很多。

这些财货可是一个封国十数年的积累,得了这份财富,足以让庄氏得到立足之基。

庄七听得懵懂,不是很明白张翰林的意思。

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。

因为他相信张翰林一定不会错!

之后数日,张翰林暂居在府衙,深居浅出,很少与汤国的贵族们接触。

而庄七谨遵张翰林的命令,甭管是谁送来的礼物,统统收下。

只是三天时间,庄七收下汤国各权贵豪商的财货两千多车,美女三百多人,奴隶四千多人。

得到的礼物之多,远远超出庄七的预料,甚至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恐惧。

这么多财货,美人,奴隶,整个夏国只怕都没几个人能拿得出来。

一次收取这么多礼物,庄七不免有些忧虑。

就算大兄说了,收下也无妨。

可.......

可天下人会怎么看?

后世又会如何看?

如今的庄七已经有了贵族的烦恼,开始忧虑身后名。

想着千年万年的名声。

然而.......

那些被收下礼物的贵族,无不欢喜万分。

他们离开后,逢人便说,庄氏虽非凡人,却并非不近人情之辈。

格外亲近,仁善,是不世出的圣贤。

汤池紧张不安的氛围一扫而空,人人欢喜,人人安定。

三天后,张翰林自汤池返回镐京,来的时候只有两人一车。

走的时候,马车延绵十数里,足有四千多辆,满载财货美人,还有奴隶四千多人。

这些都是汤国权贵的心意!

不为什么。

就是敬佩张翰林高尚的品德,仁善的性格,想要以表心意。

后世《夏本纪》,记载此事,如此写道。

夏世,公子熙心怀觊觎,欲谋夏君之位,阴结党羽,图起政变,冀窃神器。

其谋始也,深藏不露,然行止渐异,乖张非常,逆意渐显。

庄氏,天赋神力,忠勇之名,遍闻于诸侯。

闻公子熙谋逆,怒而奋袂,欲靖国难。

凭孤身而去,其神勇之力,迅若雷霆,未等乱事蔓延,一举破之,乱谋遂灭于无形。

夏国因之,得免倾覆之祸,复归太平。

既平夏乱,庄氏往公子熙之封国汤国。

公子熙闻庄氏将至,震恐失色,如临大难。

汤国诸臣,亦皆惶惶,不知所措。

为求自保,君臣共议,以厚礼赂庄氏。乃集财货数千车,车中悉为奇珍异宝;选美人百数,皆国色天香;蓄奴隶数千,以供驱使。

庄氏入汤国之都汤池,坦然纳此厚礼。

汤国君臣见之,始觉心安,以为庄氏无意加罪。

自此,汤国上下,人心渐定,政令畅行,四方晏然。

未几,汤国大治,百姓安其居,乐其业,呈现出一片政通人和之盛景。

后世又有知名史学家作出评价。

庄氏之纳此厚赂,实乃无奈之举。

彼时汤国君臣震恐,心疑难消,若拒不纳之,恐激生变故,致汤国复陷动荡。

庄氏以天下苍生为念,权衡利弊,毅然受之,此乃大仁大义之行,以一人之谤,换一国之安,其德其智,实非常人所及也。

这个评价受到诸多帝王将相的点赞转发。

庄氏,圣贤也。

受贿,无奈也。

岂可因小礼,而忘大义。因小节,而忘大德。

庄氏不惜自污,以稳定夏国局势,这才是贤者的典范啊。

总之,庄氏虽然受贿,但他是好人,大大的好人。

消息传到镐京,则更加有趣。

时人告公子安,张翰林在汤国大肆索取贿赂,有财货数千车,美女数百名,奴隶数千人。

其贪婪,世间少有。

其残酷,天下难寻。

且他收了公子熙的礼物,并未将公子熙带回镐京,只怕是与公子熙有了勾结。

此人奸佞啊。

而看到这份奏章,公子安哈哈大笑,直言庄师性情中人。

并让人将公子庆的府邸清理出来,赠予张翰林收纳财货美人。

除了公子安哈哈大笑,并没有当作一回事。

朝中权贵,也有不少人表示。

庄氏真人也。

并表示北疆的女人哪里有镐京的有滋味,将来定要请庄氏品尝品尝镐京的柔情。

当张翰林带着无数财货回到镐京时,公子安亲自率领朝中文武前往城门处迎接。

两人同车而行,直抵王宫。

当日宫中大宴,邀请了夏国所有有名有姓的公卿贵族。

公子安以监国的身份发表感言,并对张翰林挫败公子熙的行动,给予高度肯定。

至于张翰林收取的无数财货,美人,则是提都没提。

同时,公子安以国君的名义下旨,谴责了公子熙挑战公室的行为。

随后,表示公子熙这样的行为应当受到惩罚,但北疆关乎国家大局。

让公子熙的家眷返回镐京,长子代为前往太庙叩首谢罪。

公子熙依旧镇守汤池。

听到这个结果,夏国上下彻底安定。

谁都明白,这个惩罚意味着此事就此翻篇。

只要公子熙以后安分守已,这件事就过去了。

可若是公子熙不识好歹。

呵呵。

且不说公子熙会如何,这镐京的家眷是一个都活不下去。

消息传到汤池,公子熙终于安心。

至于家眷前往镐京充当人质,虽然无奈,却也明白是最好的结局。

这一战,他败得彻底。

但败的不冤。

公子熙明白,只要庄氏还在一天,还支持公子安,夏国便没有人能反抗。

同年十一月,夏国国君病逝。

公子安痛哭流涕,几欲昏厥。

但国之大事,耽误不得。

国君下葬不久,第二年元月,公子安登基,成为夏国国君!

一个新的时代,就此拉开帷幕!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