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元前1169年,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。
不过要说最重要的事情,当属夏国相国辞朝还乡。
消息一出,震动天下。
那庄相国何许人啊。
执掌夏国朝堂十数年,弟子门生遍布夏国各地。
便是平日出行,用的都是君主才能用的仪仗。
这是何等权势?
这是何等狂妄?
可这样的人,竟然选择主动退让,牺牲自已保全夏国。
这是什么精神啊。
伟大。
太伟大了。
当张翰林从夏国国都离去,消息转瞬传遍天下。
天下诸侯纷纷称赞,称其为忠贞无二,乃是贤臣典范。
更是在各国提出弘扬庄相国精神,共赴时代担当的研究主题。
有文人雅士,写文歌颂。
颂庄相。
夏邦有难,国势如磐。庄相烈烈,志比高山。
临危不惧,心忧黎元。舍身取义,其志昭然。
瞻彼庄相,德馨且刚。不图已安,唯念国昌。
倾其所有,弗求报偿。大义凛凛,山高水长。
相兮相兮,勇毅无双。扶倾济弱,护国安邦。
后人思之,当效其行。传承风范,永祚家邦。
总之,在历史的漫漫征途中,庄相国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,矗立在人们心间。
当夏国深陷困境,生死攸关之时,他挺身而出,以牺牲自我的壮举保全国家,其伟大无私的精神,如熠熠星辰,照亮了我等前行的道路,值得天下人敬仰与学习。
而除了张翰林主动辞官。
这一年,夏国和魏国达成和解,魏国退兵。
这一年,庄生在章国国都郊外的紫霄山,开山立派,号庄子,道逍遥,引得天下人争相奔赴。
这一年,魏国改革,魏国国君任命魏俚为相国,仿照夏国的中央集权模式,进行效仿。
这一年,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。
张翰林的离去,更是对夏国朝野产生巨大影响。
不过.......
世间万物,从来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。
张翰林的离去,同样如此。
而后十五年,夏国休养生息,彻底吞并消化了虢国,以及周边诸多小国。
对待柔然,则是采取了蚕食的手段。
自当年张翰林破柔然王都,直到十二年后,柔然才彻底覆灭。
大半的柔然国土被夏国吞并。
天元前1154年,夏国达到极盛。
有国土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,子民一千五百万,成为太康后期第四个可称之为强国的国家。
而在这十五年里,天下局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主要是两个方面。
一:国家层面。
随着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各国盛行,各国国君疯狂抢夺人才,想要效仿夏国打造中央集权制度。
市场的疯狂,造就了天下有学之士的流动。
更造就天下有学之士的游学讲道之风。
他们前往太康各地,天下各国,宣扬自已的理论,宣扬自已的道。
一时间,天下各地,皆可见游学的智者。
史称,诸子百家的萌芽期!
其中又以稷下学宫的弟子最不安分。
随着夏国渐渐走向平稳,各地也就没有了那么多机会。
没有了那么多机会,后进学子想要当官,想要发家致富,也就得慢慢排队。
学历贬值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。
人生只有短短数十年,谁能等得起。
一些学子选择离开夏国,前往东方诸国游学讲道。
而他们这些受到系统培训的有才之士,受到东方各国国君的强烈欢迎。
短短时间,稷下学宫的弟子遍布天下,传颂着稷下学宫的正道!
稷下学宫一脉,四面开花,成为天下第一的正道!
二:民间层面。
随着夏国推行尚武之风,各种粗浅的外家功夫流传于民间。
而庄生的紫霄山,更是成为天下圣地。
修行之法,在世间悄然传开。
不知不觉,这世上已经不再平凡。
曾经仅限于夏国的修行之道,风靡太康各国,便是太康之外,也有流传。
武道。
修行。
在悄然间成为天下人饭前饭后的普通话题。
十数年的发展,一些特别有天赋的修行者,更是小有成就,百人敌这种超凡的存在,不再局限于夏国,太康诸国都出现了类似的武道修行者。
侠以武犯禁。
随着修行者的出现,武道的普及,一些豪侠由此诞生。
最早的门派,悄然出现。
不过彼时,尚且不能称之为门派,更应该称之为学派!
诸子百家,各有。
不过天下的变化,并没有影响到张翰林的计划。
他在忙着两件事。
一:给自已修建陵墓。
这座墓从天元前1169年开始,至今已经修筑十五年,动用人力十五万左右。
至于材料,山海一样,无法统计!
而十五年的时间,仅仅完成这座陵墓的四分之一!
进度之慢,比张翰林预计的还要严重。
之所以进度如此之慢,有三个原因。
一:陵墓修筑于险峻之地,材料运输困难。
二:专业人才太少,大部分奴隶也就干干力气活。
三:陵墓规模之大,亘古未有!
可称之为千古第一墓。
这座前所未有的庞大陵墓,张翰林亲自作出题名。
凌霄天宫!
除了修陵墓,张翰林的第二件事,便是教育子女。
十五年时间,他已有三子两女。
其中姜姬生有一子一女。
阿依古丽生有一子。
其他一子一女,则是两位美姬所生。
这三子两女是庄氏的未来,也是他缔造万古世家的根基。
天元前1150年,殷山。
彼时的殷山,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。
一座环山而建的恢宏庄园震撼呈现。
其依傍着海拔四百米的山峰,顺应山势,数百间宫殿错落分布,尽显磅礴气势,令人不禁为其巧思与魄力感到惊叹。
庄园整体布局遵循着中轴对称、前堂后寝的布局理念。
宫殿主体皆以坚实木材为架构,外部墙体则由厚实夯土筑成,彰显古朴雄浑之风。
建筑的台基颇高,彰显宫殿的威严与庄重。
宫殿的梁枋、斗拱之上,绘有色彩鲜艳且寓意深刻的云纹、龙纹图案,这些图案线条流畅、造型夸张。
宫殿的门窗多采用精美的木雕工艺,雕刻着各类祥瑞鸟兽,形态逼真,活灵活现。
宫殿的屋顶为坡面,覆盖着古朴的青瓦,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造型简约却不失大气的神兽,仿佛在守护这片庄严之地。
沿着蜿蜒山路徐行,宫殿间的长廊独具特色。
廊柱粗壮,表面刻有简洁的几何纹路。
长廊栏杆上的雕刻,多为狩猎、祭祀场景。
廊下悬挂的灯笼,造型古朴,以兽皮或丝绸制成,每当夜幕降临,暖黄灯光亮起,为庄园增添了一抹柔和而神秘的氛围。
庄园四周,群山环绕,绿树成荫,山间云雾仿若轻纱般缭绕。
这座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更添神秘。
清澈溪流潺潺流淌,贯穿庄园各处,水中游鱼可见,溪边芳草鲜美、落英缤纷。
殷山以南,三人穿梭于灌木丛生的狭窄山道。
为首者是一位长须飘飘,仙风道骨的中年男子。
正是庄生!
自天元前1178年,庄生离去。
彼时已经过去近三十年。
三十年的漫长时光,天下大变。
而今。
稷下学宫的弟子遍布天下,稷下学宫的道统传于天下。
随着稷下学宫一脉的传播,张翰林被尊为万圣之师。
又被尊为至圣贤师。
庄生于章国紫霄山开山立派,传天下修行之法,亦被尊为道祖,紫霄山山主,逍遥子,庄子。
两人因都出自庄氏,故而被天下人尊为大庄,小庄。
又有老庄,小庄一说。
合称庄氏双圣!